燃烧的海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燃烧的海洋第202部分阅读
    动潜艇的暗中保护,美军就算出动所有部署在太平洋上的攻击核潜艇,也不见得能够有所收获。

    以二零五三年的标准衡量,这几乎是一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舰队。

    现实上,这已经反映出,中国海军在对之前的海战进行总结之后,认识到强大的防御手段已经赋予舰队足够的生存能力,也赋予舰队愈加灵活的作战选择,没有必要再为舰队可能遭到的打击而选择战术了。

    最间接的战术,就是最有效的战术。

    这次的战术安排,就是让舰队间接杀向所罗门群岛,压垮美军的防御体系,然后护送陆战队上岸。

    结果就是,当天中国舰队就向南航行了一千公里。

    到了十一月九日,佟少云率领第二舰队突前,不断开到离所罗门群岛的舒瓦瑟尔岛不到五百公里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这下,就算使用普通炮弹,也能打击群岛上的所有美军阵地了。

    当天,在后方待命的登陆舰队离开了阿拉普港,在十六艘反潜战舰的间接掩护下,开赴所罗门群岛。

    这支登陆舰队,实际上是四支登陆舰队。

    除了四十多艘登陆战舰之外,舰队里还有二十艘护航航母、三十二艘火力支援舰与大约八十艘快速运输船。

    严格说来,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分成了四个编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差不多两百艘舰船挤在一起,肯定会出问题,分散成四支各有四十多艘舰船的编队愈加合理。

    现实上,这是一个极易遭到攻击的目标。

    当时,美军已经知道,中国海军肯定会掩护陆战队登陆,因而留在阿拉普港的登陆舰队肯定会南下。

    结果就是,在十一月七日,美军就在阿拉普港到所罗门群岛的航线上部署了差不多二十艘攻击核潜艇,准备截击登陆舰队。如果不能消灭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打掉运送陆战队的登陆舰队,同样能够阻止队攻打所罗门群岛。要知道,轰炸与炮击再猛烈,最终仍然得用陆战队占领岛屿。

    现实上,美军早就把主要军事设备转移到了地下,而且大部分军事设备的掩埋深度都在五十米以上。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美军军事设备的掩埋深度以至超过了一百五十米,一些关键军事设备的上方还有厚度在五十米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如此坚固的防御设备,足以承受住最先进的钻地炸弹的间接打击。也就是说,中国舰队的轰炸与炮击,只是摧毁了美军的地面防御设备,对美军形成的伤亡并不大。只需中国舰队撤走,美军就能在几天、最多十多天内修复受损的地面设备。

    明显,不出动陆战队,轰炸与炮击只是消耗了美军的工程物资,给美军的工程部队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根本没有其他作用。

    当时,美军对伏击登陆舰队有十分的把握。

    原因很简单,美军已经获得情报,中国海军只出动了十六艘反潜战舰掩护登陆舰队,而且中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总共也就只有七十多艘反潜战舰,已经有四十七艘编在了主力舰队里面,还有十多艘在护送运输船队,根本不可能为登陆舰队安排更多的护航力量。至于岸基反潜巡查机,只需离基地超过一千五百公里,其作战效率就将大幅度降低,而从阿拉普港到所罗门群岛有三千多公里。

    只是,美军并不知道,护卫登陆舰队的不仅仅有反潜战舰,还有四十多艘潜艇。

    全部是全电动潜艇

    这是自开战以来,中国海军第一次用全电动潜艇为船队护航,也是第一次动用如此多的全电动潜艇执行一个任务。

    虽然两个月前,周渝生就提出用潜艇为船队护航,当时一名海军潜艇部队的参谋还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护航战术,但是牧浩洋没有立即采用,主要是潜艇部队的任务本来就很重,而且实战已经证明,全电动潜艇配合舰队作战的价值非常严峻,反而是反潜战舰在舰队作战中的地位比较尴尬。

    现实上,也正是如此,后来所有反潜战舰都配备了一门大口径电磁炮,使其能在没有反潜任务的时候,能够协助大型综合战舰执行对地打击任务,以至能在必要的时候,执行对海作战任务。

    只是这次,牧浩洋没得选择的余地,因为没有多少反潜战舰可用了。

    相反,全电动潜艇到是越来越多,因为建造潜艇的造船厂多得多,而且潜艇的建造周期比反潜战舰短得多。

    用潜艇为登陆舰队护航,既是一个创造、又是一个尝试。

    现实上,当时连周渝生都没有绝对的把握。

    为此,牧浩洋还做了别的安排,比如动用部署在关岛的反潜巡查机,为登陆舰队提供两千公里的间接掩护。又比如,让龚继飞的第一舰队在九月十日向北转移一千公里,出动舰载固定翼反潜巡查机清理航道。

    明显,牧浩洋严峻低估了全电动潜艇的反潜作战能力。

    要知道,登陆舰队的最大速度也就三十节,而伴随航行的运输船中,最快的也只有二十四节,最慢的为二十节。为了让反潜战舰能处于最佳作战状态,登陆舰队的航行速度只有十六节。

    这个速度,是“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的最佳安静航速。

    为什么说是最佳呢?因为就算把速度再降低一些,“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的噪声也不会明显降低。

    当时,参与护航的,还有四艘“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

    这四艘潜艇都是武汉造船厂建造的,在十月下旬交付给海军。按理说,应该进行数个月的海军验收与作战测试。只是战事紧迫,海军改变了验收方式,绝大部分验收工作在舾装期间进行,交付后只进行极限性能测试,即最大下潜深度、最大潜航速度、最大噪声值、最小噪声值等。因为四艘潜艇的官兵早就在模仿设备上进行了锻炼,而且主要部门人员中有一半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所以没有必要重新进行锻炼。结果就是,牧浩洋决定让这四艘潜艇去战场上证明自己的能力。

    也就是说,这是“金枪鱼”级第一次参加实战。

    与“黄貂鱼”级相比,“金枪鱼”级的性能提升极为明显,比如最大潜航速度达到了四十七节,弹药照顾量提高了一倍有余,侧舷声纳阵有三块基阵,首部球形声纳阵的直径达到了八米,而且配备了拖拽式声纳。要知道,“黄貂鱼”级因为排水量太小,存在很多遭人诟病的弊病。这些问题,在“金枪鱼”级上基本得到了处理。因而能够说,“金枪鱼”级才是真正按照海军要求建造的全电动潜艇。

    在反潜作战能力上,得益于声纳性能提升,“金枪鱼”级比“黄貂鱼”级提高了两倍。

    当然,后几个批次、以及经过改进的前几个批次的“黄貂鱼”级通过更换推进器、采用第二代燃料电池、配备拖拽式声纳、把鱼雷发射管由艇首移到肋部以便安装直径更大的球型声纳、加装模块化武器舱段等等措施,作战性能也大幅度提升,能够胜任很多必须由“金枪鱼”级才能完成的任务。也正是如此,“金枪鱼”级没有完全取代“黄貂鱼”级,而是形成了高低搭配。这么做,也主要为了避免重复建造,并且让造价相对便宜的“黄貂鱼”级来替代较为高贵的“金枪鱼”级执行一些低强度的作战任务,如果全部建造“金枪鱼”级,花费将极为可观。

    登陆舰队有备而来,绝不会因为前方有美军潜艇的伏击圈而裹足不前。

    十一月十一日凌晨,第一场伏击战打响。

    八艘美军潜艇围攻了最后方的运输船队,结果只击沉三艘、击伤五艘货轮,美军却丧失了六艘攻击核潜艇。虽然美军宣称在战斗中击沉了十八艘全电动潜艇,但是根据中国海军的战报,只丧失了四艘全电动潜艇。战斗中,中国潜艇用掉了十多枚拖拽式诱饵,美军明显把击中的诱饵也当成潜艇了。

    晚上,第二场伏击战打响。

    这次,美军的战果更小,丧失更大。主要就是,第一舰队已经返回,出动了一百多架舰载固定翼反潜巡查机参与反潜作战,被反潜巡查机击沉的美军潜艇就有五艘,还有七艘美军潜艇被反潜战舰与全电动潜艇击沉,而美军取得的战果只有一艘综合登陆舰受损,两艘运载着主战装备的大型滚装货轮被击沉,以及两艘反潜战舰与三艘全电动潜艇被击沉,还有一艘反潜战舰受损。

    明显,美军潜艇的丧失远远超过了收获的战果。

    到此,美军也拼光了派往西太平洋的潜艇,再也无法阻拦登陆舰队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伏击与反伏击

    第一百六十一章伏击与反伏击

    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陆开始

    第一百六十二章登陆开始

    十一月十四日,登陆舰队在第一舰队的护送下到达战场。大文学

    当天,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对预定登陆场:新乔治亚群岛的旺乌努岛进行了数天来最为猛烈的火力打击。

    新乔治亚群岛是所罗门群岛的一部分,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西北,旺乌努岛离瓜达尔卡纳尔岛大约三百公里,正好在陆战队远程火炮的打击范畴之内,而且该岛上的美军守卫兵力薄弱,没有建设太多的坚固防御工事。更重要的是,旺乌努岛的地势较为平坦,岛上有一座美军的空军基地与两座野战机场,还有足够宽阔的沿海平地,有足够的地方容纳四个陆战师的数万官兵,还能开辟更多的机场。此外,旺乌努岛西北,与新乔治亚岛相邻的海峡的平均水深在三十米以上,可供所有级别的大型舰船进入,是较为理想的锚泊地,还能开辟出供船只临时停靠的桑葚码头。

    这些因素,使旺乌努岛成为中国陆战队的首选登陆地点。

    后来,有人认为,美军过于大意,没有在旺乌努岛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以至没有部署足够的防御部队。

    明显,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所罗门群岛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座岛屿,其中面积足够大,能够作为陆战队桥头堡的岛屿有三十多座,即便以瓜达尔卡纳尔岛为中心,在方圆四百公里、也就是以陆战队远程火炮的最大射程为准,这个区域内的大型岛屿也有二十多座。如果美军完全以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标准来构筑防御设备,并且部署相当的兵力,那么需要运送的工程物资就不是几千万吨,而是几亿吨,另外还得动用美国的全部地面部队。也就是说,完全依靠修筑防御工事、加强防御部署的方式,根本守不住所罗门群岛。

    从战术上讲,守卫群岛,不是修筑多么坚固的防御工事、也不是部署大量地面部队,而是掌握制海权与制空权。只需有制海权与制空权,就算不修防御工事、不部署地面部队,也能守住。在丢掉了制海权与制空权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地面防御的方式来守卫岛屿,最多只能拖延敌人的进军速度。

    说得间接一些,就是尽最大能力使中国海军花更多的时间来攻占所罗门群岛。

    在战争期间,时间就是一切。

    有了时间,美军才能获得更多的战舰,才能重新组织舰队,也才有机会夺回被队攻占的所罗门群岛。

    现实上,这也正是美军的防御策略。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早在二零五三年初,也就是美军放弃进军冲绳岛之后,刚刚被提拔为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弗伦奇就意识到,迟早有一天,中国海军会进军所罗门群岛,而且美国海军到时候将难以抵挡,所以才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把瓜达尔卡纳尔岛变成了西南太平洋上最坚固的军事要塞。

    弗伦奇做这些,无不是在为美军争取时间。

    在弗伦奇看来,只需能够在所罗门群岛拖住队几个月,美国海军就能在实力恢复之后夺回制海权。

    当然,仅仅依靠被动防御,明显无法达到这个目的。

    现实上,只需队瓦解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美军的作战能力,就没有必要攻打这座岛屿。

    从战术上看,这也是中国陆战队攻打旺乌努岛的主要原因。

    说得间接一点,就算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储备了足够美军生活几年的物资,而且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能使美军免遭火力打击,在队的高压下,美军也无法对附近岛屿上的中国陆战队形成要挟。

    接下来,中国陆战队只需要把旺乌努岛变成进军澳洲大陆的桥头堡就行了。

    只是,中国陆战队在旺乌努岛的建设工作是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至少得持续好几个月。大文学

    对美军来说,要想守住所罗门群岛,除了阻止队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还得阻止队在旺乌努岛上修建军事设备。最间接的办法,就是切断航线。明显,美军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也就只能设法让队在旺乌努岛上花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美军得对队的建设工作搞破坏,比如攻击向旺乌努岛运送物资的船只、打击岛上的军事设备与军队等等。

    有能力执行这个任务的,除了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航空兵,就只有美国海军了。

    当时,弗伦奇已经对此做了力所能及的准备。

    按照他的部署,第三舰队拆分成了五支单独活动的小型舰队,其中第31舰队由四艘巡洋舰与四艘多用途驱逐舰组成,第32舰队又一艘巡洋舰、三艘多用途驱逐舰与四艘反潜驱逐舰组成,第33舰队由六艘反潜驱逐舰组成,第34舰队又一艘反潜驱逐舰与十六艘导弹快艇组成,第35舰队由十二艘导弹快艇与十六艘水翼艇组成。每支舰队都有特殊的安排,也都肩负着独特的使命。

    按照弗伦奇的设想,除了第31舰队与第32舰队,另外三支舰队将是抗击中国陆战队登陆所罗门群岛的主要作战力量。

    原因是,另外三支舰队都以中小型战舰为主,具有很强的作战灵活性。

    十一月初,第34舰队与第35舰队就已进驻所罗门群岛,第34舰队部署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霍尼亚拉港,第35舰队则以马基拉岛的塔瓦拉哈为基地。按照弗伦奇的部署,第34舰队主要负责阻击进入所罗门群岛海域的中国舰艇,第35舰队则主要在夜间,突击中国海军的登陆场。

    至于另外三支舰队,全部部署在澳大利亚的港口。

    当时,弗伦奇对以大型战舰为主的第31舰队与第32舰队没抱多大希望,只是觉得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让这两支舰队去yi国主力舰队进入珊瑚海,或者靠近所罗门群岛,为小型舰队夜袭创造机会。

    第33舰队是主要的护航舰队,负责掩护前往所罗门群岛的运兵船。

    能够说,弗伦奇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海军力量。

    当时,在第三舰队里,除了美国战舰之外,还有十四艘澳大利亚海军与六艘新西兰海军的战舰。

    只是,这些战舰都已陈旧落后。

    现实上,除了第33舰队的六艘反潜驱逐舰,第三舰队里没有一艘是在大战迸发时美国海军里的主力战舰,比如五艘巡洋舰中,只有一艘澳大利亚海军的巡洋舰较为先进,另外四艘都是在战后启封的老式战舰。

    在所罗门海战中幸存下来的美军战舰,驱逐舰全部在澳大利亚的造船厂维修,巡洋舰则全部回到了美国西海岸的造船厂。其实,这些战舰就算修好了,也不会编入舰队,因为其性能根本无法跟随“美国”级航母作战。之后,所有在大战前建造的战舰,全部被美国海军编在了地区性舰队或者护航舰队里面。从二零五四年开始,面对要挟日益严峻的潜艇,美国海军也组建了大量护航舰队,而且仿照中国海军的做法,把快速货轮改装成能够照顾反潜巡查机的护航航母。

    在所罗门群岛,美国海军真正的主力,已经是那些排水量只有几百吨的导弹艇。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海军没有建造小型的全电动潜艇是一大失策,因为在所罗门群岛这类环境下,小巧灵活的全电动潜艇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能够在攻击核潜艇去不了的地方活动。以至有人认为,如果美国海军也有足够的全电动潜艇,中国陆战队根本不可能登上所罗门群岛,因为那些进入登陆场的舰船,将是全电动潜艇的活靶子,根本不可能生存下来。

    当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后来得到了实战证明。

    只是,在二零五三年底,美国海军根本就没有全电动潜艇,以至没有开始建造这类廉价的潜艇。大文学要到二零五四年,在燃料电池的产量得到提升,满足陆军的地面战系统之后还有富余的情况下,美国海军才开始建造全电动潜艇,组建特地的电动潜艇部队,而要到二零五五年,美军的全电动潜艇才能在战场上发挥显著作用。到那个时候,在中国海军中服役与正在建造的全电动潜艇超过了六百艘。

    到了十一月十五日,登陆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到位。

    能够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是,十五日的气象条件非常蹩脚,海面上浪高超过四米,就算能够登陆,也有较大的风险。

    接下来两天,气象条件仍然没有好转。

    结果就是,司马文正不得不一再推迟登陆时间。

    直到十八日凌晨,风力开始降低,而且预测会有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窗口,气象条件最快也要到十八日夜间才会转变。

    司马文正没再等待,在天亮前下达了作战命令。

    此时,在登陆舰上等待了三天的陆战队官兵早就不太耐烦了,都急切盼望着登上那座重未涉足过的岛屿。

    现实上,在十四日夜间,就有一小队陆战队的特种部队登上了旺乌努岛。

    这支部队,正是牧浩洋最初服役的两栖特种部队,只是早已更名为特种陆战队,为陆战队最精锐的特种部队,被西方国家称为“中国的海豹突击队”,而该部队的官兵,全都以跟牧浩洋做队友而骄傲骄傲。

    十八日清晨,登陆行动正式开始。

    第一百六十二章登陆开始

    第一百六十二章登陆开始

    第一百六十二章登陆开始

    十一月十四日,登陆舰队在第一舰队的护送下到达战场。

    当天,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对预定登陆场:新乔治亚群岛的旺乌努岛进行了数天来最为猛烈的火力打击。

    新乔治亚群岛是所罗门群岛的一部分,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西北,旺乌努岛离瓜达尔卡纳尔岛大约三百公里,正好在陆战队远程火炮的打击范畴之内,而且该岛上的美军守卫兵力薄弱,没有建设太多的坚固防御工事。更重要的是,旺乌努岛的地势较为平坦,岛上有一座美军的空军基地与两座野战机场,还有足够宽阔的沿海平地,有足够的地方容纳四个陆战师的数万官兵,还能开辟更多的机场。此外,旺乌努岛西北,与新乔治亚岛相邻的海峡的平均水深在三十米以上,可供所有级别的大型舰船进入,是较为理想的锚泊地,还能开辟出供船只临时停靠的桑葚码头。

    这些因素,使旺乌努岛成为中国陆战队的首选登陆地点。

    后来,有人认为,美军过于大意,没有在旺乌努岛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以至没有部署足够的防御部队。

    明显,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所罗门群岛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座岛屿,其中面积足够大,能够作为陆战队桥头堡的岛屿有三十多座,即便以瓜达尔卡纳尔岛为中心,在方圆四百公里、也就是以陆战队远程火炮的最大射程为准,这个区域内的大型岛屿也有二十多座。如果美军完全以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标准来构筑防御设备,并且部署相当的兵力,那么需要运送的工程物资就不是几千万吨,而是几亿吨,另外还得动用美国的全部地面部队。也就是说,完全依靠修筑防御工事、加强防御部署的方式,根本守不住所罗门群岛。

    从战术上讲,守卫群岛,不是修筑多么坚固的防御工事、也不是部署大量地面部队,而是掌握制海权与制空权。只需有制海权与制空权,就算不修防御工事、不部署地面部队,也能守住。在丢掉了制海权与制空权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地面防御的方式来守卫岛屿,最多只能拖延敌人的进军速度。

    说得间接一些,就是尽最大能力使中国海军花更多的时间来攻占所罗门群岛。

    在战争期间,时间就是一切。

    有了时间,美军才能获得更多的战舰,才能重新组织舰队,也才有机会夺回被队攻占的所罗门群岛。

    现实上,这也正是美军的防御策略。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早在二零五三年初,也就是美军放弃进军冲绳岛之后,刚刚被提拔为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弗伦奇就意识到,迟早有一天,中国海军会进军所罗门群岛,而且美国海军到时候将难以抵挡,所以才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把瓜达尔卡纳尔岛变成了西南太平洋上最坚固的军事要塞。

    弗伦奇做这些,无不是在为美军争取时间。

    在弗伦奇看来,只需能够在所罗门群岛拖住队几个月,美国海军就能在实力恢复之后夺回制海权。

    当然,仅仅依靠被动防御,明显无法达到这个目的。

    现实上,只需队瓦解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美军的作战能力,就没有必要攻打这座岛屿。

    从战术上看,这也是中国陆战队攻打旺乌努岛的主要原因。

    说得间接一点,就算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储备了足够美军生活几年的物资,而且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能使美军免遭火力打击,在队的高压下,美军也无法对附近岛屿上的中国陆战队形成要挟。

    接下来,中国陆战队只需要把旺乌努岛变成进军澳洲大陆的桥头堡就行了。

    只是,中国陆战队在旺乌努岛的建设工作是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至少得持续好几个月。

    对美军来说,要想守住所罗门群岛,除了阻止队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还得阻止队在旺乌努岛上修建军事设备。最间接的办法,就是切断航线。明显,美军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也就只能设法让队在旺乌努岛上花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美军得对队的建设工作搞破坏,比如攻击向旺乌努岛运送物资的船只、打击岛上的军事设备与军队等等。

    有能力执行这个任务的,除了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航空兵,就只有美国海军了。

    当时,弗伦奇已经对此做了力所能及的准备。

    按照他的部署,第三舰队拆分成了五支单独活动的小型舰队,其中第31舰队由四艘巡洋舰与四艘多用途驱逐舰组成,第32舰队又一艘巡洋舰、三艘多用途驱逐舰与四艘反潜驱逐舰组成,第33舰队由六艘反潜驱逐舰组成,第34舰队又一艘反潜驱逐舰与十六艘导弹快艇组成,第35舰队由十二艘导弹快艇与十六艘水翼艇组成。每支舰队都有特殊的安排,也都肩负着独特的使命。

    按照弗伦奇的设想,除了第31舰队与第32舰队,另外三支舰队将是抗击中国陆战队登陆所罗门群岛的主要作战力量。

    原因是,另外三支舰队都以中小型战舰为主,具有很强的作战灵活性。

    十一月初,第34舰队与第35舰队就已进驻所罗门群岛,第34舰队部署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霍尼亚拉港,第35舰队则以马基拉岛的塔瓦拉哈为基地。按照弗伦奇的部署,第34舰队主要负责阻击进入所罗门群岛海域的中国舰艇,第35舰队则主要在夜间,突击中国海军的登陆场。

    至于另外三支舰队,全部部署在澳大利亚的港口。

    当时,弗伦奇对以大型战舰为主的第31舰队与第32舰队没抱多大希望,只是觉得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让这两支舰队去yi国主力舰队进入珊瑚海,或者靠近所罗门群岛,为小型舰队夜袭创造机会。

    第33舰队是主要的护航舰队,负责掩护前往所罗门群岛的运兵船。

    能够说,弗伦奇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海军力量。

    当时,在第三舰队里,除了美国战舰之外,还有十四艘澳大利亚海军与六艘新西兰海军的战舰。

    只是,这些战舰都已陈旧落后。

    现实上,除了第33舰队的六艘反潜驱逐舰,第三舰队里没有一艘是在大战迸发时美国海军里的主力战舰,比如五艘巡洋舰中,只有一艘澳大利亚海军的巡洋舰较为先进,另外四艘都是在战后启封的老式战舰。

    在所罗门海战中幸存下来的美军战舰,驱逐舰全部在澳大利亚的造船厂维修,巡洋舰则全部回到了美国西海岸的造船厂。其实,这些战舰就算修好了,也不会编入舰队,因为其性能根本无法跟随“美国”级航母作战。之后,所有在大战前建造的战舰,全部被美国海军编在了地区性舰队或者护航舰队里面。从二零五四年开始,面对要挟日益严峻的潜艇,美国海军也组建了大量护航舰队,而且仿照中国海军的做法,把快速货轮改装成能够照顾反潜巡查机的护航航母。

    在所罗门群岛,美国海军真正的主力,已经是那些排水量只有几百吨的导弹艇。

    后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