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46部分阅读(2/2)
下达后,几乎所有的重要人物都被召集到总统专用的会议室来了。

    杨一挥挥手上的电报道:“就在刚才,最多一个小时前,我们的一只船队遭遇到英国人的拦截,电报打来的时候,英国人已经朝我们的船队开炮了,到目前为止船队没有发来任何回复,估计已经不存在了。”

    会场安静的能听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杨一环视众人后继续说道:“我以中华共和国总统的身份宣布,从现在开始,中国参战了,请陆军部电令东北演习部队,这一次我们不是在演习,不错,这不是演习,这是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会场在安静了片刻后,突然爆发出一阵阵呐喊:“战争!战争!血债要用血来偿还!”

    第四部第九章宣战

    更新时间:2007…8…714:02:00本章字数:5502

    1895年,共和32年,8月26日,天色刚刚黯淡下来,长安街上早早就亮起了一盏盏的路灯,这时候道路突然出现了众多高级的轿车在行驶,它们的方向和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长安街上的议会大厦。

    议会大厦,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每逢国家发生大事。这里都是最繁忙的地区。大批的警察早己经接到命令,早早的就出现在道路两旁维特秩序,一辆辆贴着特别通行证的豪华轿车才可以在长安街上行驶。与此同时。北京里所有的国旗都降半旗,这表明国家发生了巨大的灾难。

    如此大的阵仗,北享城的居民们很多年都没有见过了,北享城所有的有线广播都在不断的重复着这样一个诮息:“注意了,注意了,今晚8点,我们敬爱的领袖,伟大元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杨甚统将向全国发布重要讲话。”,每次的消息间隔时间是3分钟。期间在不断的播放着中华共和国的国歌《龙从东方起》。

    北京城里只要有线广播喇叭出现的地方都很快聚拢着大批的群众。人们都仰着头等待,等待着那个能决定国家和民族民运的声音。

    8点整,议会大厦内早已座无虚席,所有能达到的两院议员都出席了这次大会,当杨一迈着稳健而坚毅的步伐出现在主席台上时。整个会场立刻陷几一片寂静之中。

    不需要主持,不需要过场,杨一站在主席台上,放眼四顾一周后,缓缓地拿过话筒。发表达了著名的《和平宣言》

    “全体国民们,在场所有先生们,女士们

    今天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沉痛的日子,为什么我要这样说?现在我要向大家宣读一份电文。这份电文是三小时二十二分钟前由东海舰队转发到北京的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杨一说到这,声音突然变地阴沉而略带些哽咽。会场里的人员和广播前的群众突然都觉得心跳在加速,都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了杨一说的每一个字。

    “十万火急!东海舰队邓司令长官转北京中央政府杨总统,英战舰是我方战舰地四倍,所有战舰都已沉没,敌亚当号战列舰被我潜艇击沉,鼓浪号撞沉英无畏级战舰阿瑟王号,全体作战人员无一生还。现在只剩下我们了,我们将用热血和生命来扞卫中华民族地尊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仅此急电,共和国32年8月26日,下午四点零五分。东海舰队第八运输大队撒冷少校。”

    这段并不太长的电文杨一却念的极为缓慢,整整用了五分钟,杨一几乎是用全身的力气,一字一字的把电文念完的。念完电文,杨一的眼睛已经模糊了,台下的议员们的眼睛也都模糊了,场外广播下地群众们眼睛都模糊了。人们的思绪都被带入了那硝烟弥漫的大西洋海面上。短短的电文里包含着2635名官兵的热血,包含着大西洋上空不屈的战魂。

    “现在距离那场战斗的结束不过四小时,我可以坦白的告诉各位,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第八运输大队的全体官兵也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没有人投降,没有人生还。大西洋上空地硝烟还没有散尽,勇士的英灵还在天上看着我们!现在让我们默哀,向全体牺牲的勇士们表示我们地哀悼!”杨一说完这段就缓缓的低头,这时候会场内外的人们都无言低下头颅,向遇难勇士表示深深的哀思!默哀持续了五分钟左右,杨一抬起头,咳嗽一声后看着全场继续他的演说。

    “英国海军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悍然对我运输船队发起进攻,这种无耻的行径是赤裸裸的侵略,如果各位想知道我将会怎么对待这种侵略行为,我可以现在就告诉大家,那就是战争!我们将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向侵略者发起最残酷的战争!

    三十年前,我们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也获得了国家和民族的飞跃,我们从不惧怕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侵略战争,以前我们能战胜他们,现在也依然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我以中华共和国总统的身份向世界庄严的宣布,中华共和国向英国宣战,向法国宣战,向俄国宣战,向澳大利亚宣战,向新西兰宣战,向日本宣战,向所有协约国成员宣战,并加入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核心的同盟国,与之并肩作战。”

    杨一的讲话结束的同时,会场内外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全体议员都在大声喊着:“宣战!宣战!为死难勇士报仇,为中华民族的尊严而战!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万岁!”

    呐喊声以议会大厦为,迅速蔓延到整个北京,这呐喊穿过高山,越过平原,向全中国散播开去,这呐喊飞过大洋向世界吼去,似乎要让世界明白,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中华民族必胜!任何敢于向中国挑衅的行为,都将遭到最残酷的报复。这呐喊震天动地,盘旋在世界的上空经久不息,预示着一只巨龙将在世界的东方升起!

    杨一的讲话犹如一阵惊雷,震惊了整个世界,1895年8月26日的夜晚是注定不平静的,协约国乱成了一锅粥,亚洲也乱成了一锅粥。

    仅仅是第二天早晨6点,朝鲜、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尼泊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都同时向世界宣布,加入同盟国地战斗序列,并对所有协约国宣战。

    整个亚洲只有日本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困境中,日本天皇连夜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应对方针后,也于早晨7点发布消息,表示日本一向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日本完全可以放弃对德国的敌对立场,完全可以立刻退出协约国加入到中国的阵营中来。

    日本这种朝三暮四地本性暴露无疑后,立刻遭到全世界国家的唾弃,日本外交官甚至都没办法见到中国的外交人员。日本大使馆也遭到中国军队的连夜围困。所有日本在华人员都被武装押送回日本。

    中国地参战是协约国最不愿意看见地,甚至连英国人都后悔听了日本的挑唆去招惹中国舰队,原本以为中国舰队在强大的英国舰队的威胁下,会非常合作的接受检查,没想到中国海军竟然如此桀骜不驯,一个小小的运输船队,居然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次战斗可以说是皇家海军的巨大耻辱,数量上5:1,质量上又占据了绝对优势的皇家海军。居然没有抓到一个俘虏,还付出了两艘无畏级战列舰的代价,人员伤亡也和中国海军相当,难怪战后杰森在他地回忆录中这样写到“这样的民族是可怕的,这样的对手会让敌人在他们的面前颤抖,这样的军队将战无不胜。当皇家海军的特混舰队出海拦截中国运输船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场战争的结局!”

    不过后悔也没有任何用处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后悔药可以买到,协约国所有成员国也在27日上午同时向中国及中国所属的亚洲国家宣战。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由于中国地加入而变的名副其实。

    作为参战国,德国和奥匈帝国是最开心的。连他们都没有想到,英国人居然傻到去招惹中国,换成是他们躲都来不及。同盟国上下对中国地参战可以说是欢呼雀跃。德国政府于27日早晨5点就由首相发表讲话,欢迎中国加入同盟国的阵营,最令协约国来气的是,27日上午10点,一直和交战双方关系都十分暧昧的意大利,这时候也拉下了脸皮,宣布加入中国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并宣布出兵法国的殖民地突尼斯。

    中国,东北,杨一的讲话结束两小时后。东北战区原定的演习计划立刻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实战计划,目标直指贝尔加湖东岸的俄国重镇——伊而库滋克。演习的部队原本就以攻占伊而库滋克为演习计划,现在计划也不需要太多的改动,所有部队按原计划进入指定位置后,安静的等待着战斗命令的下达。

    一辆越野车开进了边境小镇三河口,最后停在一座军营前,这里就是整编第七师第二十八团的团部所在地,沈阳匆匆的从车上下来后,早有团里的下属军官们在门口等候了。

    “是沈团长吗?”一群肩上抗着校官和尉官军衔的军官看见沈阳就迎了上来,当先的一位魁梧的汉子冲着沈阳道。

    “我是沈阳,新任第二十八团团长沈阳!初来乍到,请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沈阳微笑着迎了上去,向大家敬了个军礼。

    所有军官都一致朝沈阳回礼,然后由当先的军官道:“沈团长,情况有变,刚接到上级的命令,部队立刻进入战争状态,任务已经下来了,先头部队已经出发,现在就等你来了,我们边走边说吧。”

    沈阳听的心里头一惊,来的时候没听说有什么情况啊,只是说演习,难道……?带着一个个的疑团,沈阳又钻进了越野车,跟着上来的还有两位团部的少校。其中就包括刚才和沈阳说话的那位。

    跟着前面带路的车辆,在一辆军车开道,一辆军车断后的队形下,车队在黑夜中朝西北方向而去。

    “你好!我是团政委李三,这梯位是副团长韩平。”刚才和沈阳说话的汉子上车后立刻就做了自我介绍,沈阳转头和他们一一握手后问到:“发生什么情况了?”

    “你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刚接到师部的命令,中国已经参战了!”李三郑重地向沈阳报告这一消息后,沈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怎么会这样的?不是说要坐收渔利,等欧洲打的筋疲力尽的时候才插手地吗?难道唐廷枢骗自己?不可能啊!

    沈阳坐了十个小时的汽车赶到部队,还没等正式接管部队,战争就爆发了,这事情来的也太突然了点吧。沈阳先看看手表,现在是晚上11点5分。沈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后,用手在脸上搓了搓,让自己清醒一点后才继续问道:“具体情况是怎么回事,你赶紧说说!”

    原来杨一地在议会讲话。已经通过电报的形式在第一时间就转到了东北战区。同时到达的还有军部下达的第一号作战命令,就是把原定的演习直接变成一次对俄国的进攻,目的是强占伊而库滋克这个进军俄国的桥头堡。沈阳所在的部队也接到了作战地命令,任务是在战斗打响后的两个小时内,占领伊而库滋克外围的一座无名高地。

    明白一切的沈阳立刻就从随身的包中取出一个手电筒,然后朝李三道:“地图!”沈阳放下前排的座位,韩平立刻把地图铺开,在昏暗的手电筒的光亮下,沈阳开始仔细的看起地图来了。

    “说说具体情况吧!”沈阳道。

    韩平看来对部队情况更了解。对这一带地形和敌情也熟悉,主动的接过手电筒道:“先说我们地情况,我们团是个加强团,配有四个步兵营,一个重机枪营,一个轻迫击炮连,一个警卫连,还有个特种迫击炮排。全团共2856人,目前全部到齐。”

    “等等,什么叫特种迫击炮排?”怎么野战部队里会有这么个编制?“沈阳纳闷的问到。

    李三也有点郁闷的说到:“这我也不是很清楚,他们是师部临时派来加强我们地。比团长你也只早到了半个小时,他们具体是做什么的,我现在也没弄明白。”

    “他们是我接待的。一个排长居然挂着少校的军衔,实际上他们是化学炮兵。”韩平接过话。

    “好,先不说他们了,说说我们的对手。”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所要攻占的目标…………”

    北京,中南海。1895年8月26日的夜晚是个不眠之夜。

    杨一没有在自己的总统办公室内,而是出现在了军部的作战大厅内。大厅内一个巨大的沙盘上清楚的把中俄边境上某处地形清楚的表现出来。杨一趴在沙盘前,仔细的看着,半天也没有说话。军部部长刘铭传和陆军总参谋长李秀成(兼任北京军区司令)站在一边看着也没说话。

    “你们说说看,这一仗有多少把握?”还是由杨一先开口。

    杨一的这个问题由李秀成来回答:“根据这几年我们收集的情报来看,俄国人由于害怕引起我们的误会,在伊而库滋克并没有布置重兵。有趣的是,我们原来在这一带也只部署了两个步兵师,这次由于要搞大规模演习,东北军区在这一带的兵力剧增,目前已经多达六个师和一个骑兵旅,还有一个特种炮兵旅。其中有两个步兵师是整编师。而俄国人在这一带仅仅有两个步兵师,根据俄国步兵师的编制来看,一个师满员是12000人,所以俄国人在这一带的兵力不会超过30000人,而我们一个普通师是18000人,整编师是三万多人,我们的兵力是俄国人四倍还多,加上我们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可以说占领伊而库滋克,易如反掌。”

    “好!这是我们参战的第一仗,一定要赢的漂亮。”杨一用力在桌子上锤了一下,心道:也该俄国人倒霉,和我们交界也就算了,还赶上宣战的前夕我们要搞演习,就拿俄国人先开刀好了。

    “仗是要打好,但我们也不能本末倒置了,俄国地方太大,现在就发起全面进攻明显不现实,先打上一下,让俄国人不敢全力的对付德国就可以了。我们还是要先处理亚洲问题。”杨一继续说到。

    “总参谋部已经根据您的指示,在整理作战计划了。”李秀成和杨一说话总是恭恭敬敬的。

    杨一走到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指着地图道:“你们看,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优势的海军力量,先征服日本,同时还要派出潜艇部队,出马六甲进印度洋,我们要用潜艇封锁印度。最多半年我们就得结束日本的战斗,然后回头从海上挥师印度。彻底的解决英国人在亚洲的势力。然后再考虑欧洲。”

    “依我看,以我们现在的海军实力,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力量,出兵大洋洲,迫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投降,这样不但可以壮我国威,还可以打击英国人的海上气焰!”一个声音突然插了进来,杨一抬头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家养病的张键也来到这,同行的还有海军总司令刘远。

    “先生你怎么也来了,在家好好养身体嘛。是哪个笨医生同意你来的?”杨一埋怨到。

    “不怪别人,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还坐得住啊,听见你的构思我很高兴啊,说明你还没糊涂,知道个主次轻重,只是这仗我们是被迫提前打上了,可我们也不能打糊涂仗啊,情报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查清楚没有?”

    第四部第十章全乱套了

    更新时间:2007…8…714:03:00本章字数:13805

    伊而库滋克的实际情况并不像中国军队所掌握的那样,并不是只有两个师,而是两个军,是俄国驻扎在远东地区的第三集团军的两个主力军,也就是整整六个步兵师。也不能说中国的情报部门工作作对不够仔细,原本伊而库滋克确实也只有俄过第9军的三个师在这一带驻防,这点和中国军队掌握的情报有点出入。

    就在8月25日这天,也就是中国对俄国宣战的前一天,原本和俄国第九军进行换防第八军,比以前换防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月和第九军换防,到达伊而库滋克的重要性,俄国大本营电令第八军直接作为增援部队,协助第九军防卫伊而库滋克。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和俄国军队的实际力量对比是2:1,而不是原先预计的4:1。

    情况临时发生了变化,中国军队并不知道,还是按照原定的作战计算在部署。

    沈阳终于到达了自己的部队,这一路沈阳心情并不好,战争爆发的太突然,自己还没完全进入状态,就要面对实战,这不能说是一件好事情,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沈阳对实际情况几乎是两眼一抹黑。作为一线部队的指挥官,沈阳对自己下属部队的了解只停留在韩平的口头介绍上。各营连地实际战斗力一无所知,各级指挥官的能力和性格也根本不清楚,知己这一条就不说了,俄国军队的实际情况沈阳知道的更少,只知道攻击目标一带大约驻扎着一个团的俄军。至于对方的装备情况,对方是工事及活力配备等情况,连韩平他们都知道的不多。

    无名高地在地图上用一个数字3588代替了,3588高低位于伊而库滋克的西北。高约三百五十米。距离伊而库滋克5公里,358高地的右侧也有一个高地,地图上注明为410高地,两个高地互为犄角,封锁了通往伊而库滋克地公路,也可以说是防卫伊而库滋克地第一道屏障。

    沈阳所在的团在天亮前全部到达了指定的位置,就等着上级下达攻击的命令。

    作为对俄国的第一仗,也是中国宣战后发起的第一次进攻战役,东北军区司令员聂士成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的。不单单是北京的杨一他们在看着自己,全国人民也都在看着自己,甚至全世界都会关注这场战役。按照聂士成地计划,以两个精锐的整编师(第七,第四两个师)为先锋,分两路朝伊而库滋克的正面发起进攻,赢就要赢的漂亮,聂士成的计划是全歼伊而库滋克的守敌,四个普通师有两个也被派出,任务的负责从左翼穿插到敌后。并且要在战斗打响的一个小时后,截断俄军的退路。其他两个师和骑兵旅作为预备队,至于特种炮兵旅聂士成决定分散到各个一线作战部队中去。在打不开局面的时候,由各级指挥官相继使用。

    可以说聂士成地计划并没有什么大毛病,唯一的问题就是俄国人的兵力居然是原来的两倍,这是谁都没预料到的突然变化。中国人忽视了俄国人的突然变化,俄国人也没注意到中国人说动手就动手,而且是在宣战之初,按道理总要做战前的准备和战前动员的,哪知道中国军队原来是要搞演习,现在弄假成真了。

    在俄国人的情报中,伊而库滋克的正面也只有四个中国的步兵师,并没有两个临时从其他地区调来的整编师。伊而库滋克战役,注定要成为一场双方都糊涂的遭遇战。

    沈阳到达部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召开了连以上军官的作战会议,会议部署了具体的作战任务,由于对部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次的作战计划,基本上都是由李三和韩平制定的,沈阳也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提出自己的意思,比如炮火使用和攻击前的埋伏等。

    按照上级的指示,二十八团必须在战斗打响的两个小时后占领358高地,为主力部队顺利前进打开一条通道。根据韩平和李三的意见,担任主攻的一营和二营从两侧策应,四营作为预备队。整个作喊会议期间沈阳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仔细的观察,希望能尽快了解自己这些下属的能力和性格。

    会议结束后,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岗位,这时候天色还是一片漆黑,凌晨4点,距离预定打响战斗的时候只有一个小时了。沈阳拿起望远镜,朝358高地望去,只看到漆黑的一片,358高地的轮廓都没办法看清楚。沈阳在心里叹气道:“这仗打的,有够糊涂的了。”

    凌晨5点,天色刚刚露出点亮光,沉寂的大地就被震天的炮火惊醒了,师属重炮旅首先朝358高地进行了炮火覆盖,与此同时,第四师的重炮旅也开始朝410高地倾泻下大量的炮弹。

    124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不断的在358高地上爆炸,俄军修筑的工事和障碍物在炮火中不断的飞想天空,又狠狠的砸了下来,一个个碉堡,一个个掩体被密集的炮火在瞬间摧毁,用于阻拦的铁丝网也不断的被炮火撕成碎片。

    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过后,重炮旅还是炮火的延伸,按照沈阳的意见,主攻部队并没有立刻就发起冲锋,而是由团属重迫击炮连对俄军的前沿战地又进行一次炮火准备。这次为时5分钟的炮火准备事后被发现是极为英明的,因为俄军在重炮旅地延伸后立刻就开始进入阵地。却遭到了重迫击炮的迎头痛击,兵员损失极为惨重。

    冲锋号终于吹响了,早早就潜伏在358高地前的一营战士们一越而起,朝俄军的阵地猛扑而来。一道道残余的铁丝网在被老虎钳剪开,攻击部队几乎没有遭到什么像样地抵抗就已经接近到俄军的前沿阵地50o米处。沈阳也觉得这仗没什么难度了,谁料想风云突变,俄军的阵地上突然发出密集的火力,如潮水般前进的战士们不断地倒在了阵地前。高速前进的攻击士兵们在牺牲面前并没有停止。而是不断的继续前进,可俄军的火力实在太猛烈了,第一波攻击的战士们在短短的五分钟内就倒下了一半。

    第一次攻击失败了,就在沈阳的眼皮地下,二十四名战士牺牲,三十八名战士受伤,看着这血淋淋的战场,沈阳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第一次冲锋还没有停止,沈阳已经下令重迫击炮连和团属所有地炮火全体朝俄军的前沿战地展开最猛烈的炮火攻击。三分钟后,整装待发的第2梯队又投入了战斗,在斗志高昂的士兵们前赴后继的努力下,这一次进攻总算在俄军的前沿撕开了个口子,俄军在358高地上的一线阵地被占领。

    整个战斗在沈阳看来有点不对劲,同样都是一个团,沈阳这个团是中国军队的精锐部队,全部装备了最新式的半自动步枪,虽然是仰攻要吃点亏,可俄军地火力却比预计中的要猛烈的多。不过沈阳也没多少时间多想了,缺口已经打开。2营和3营也两侧一拥而上了,正面地第三梯队也沿着突破口增援上去了。

    尽管俄军出乎意料的顽强,一直在拼死抵抗。但沈阳出色的观察能力和指挥能力很快就显露出来了,沈阳不断的指挥团属炮火,准确的将一个个暴露出来的俄军火力点敲掉,战斗进展的还算顺利,一个小时后,攻击部队终于彻底占领了整个高地,沈阳的第一次战斗也算完成的不错了。

    对于部队的表现,沈阳在内心中不禁感叹,不愧是精锐,部队训练有素,炮兵的准确性及高,在如此复杂的作战环境下,仍然能准确的将炮弹砸到俄军的阵地上,而却不伤自己人,冲锋的士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手中先进武器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使是仰攻,也照样把俄军的反击牢牢的压制下来。预备队还没用上,阵地就已经占领了,沈阳心里头对这支部队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

    不过当沈阳踏上高地后,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出现了,俄国人的反击很快就出现了。沈阳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立刻倒吸了口冷气,密密麻麻的俄军已经排好阵型,正准备向358高地发起反击。

    这***是一个团吗?这搞情报的都是干什么吃的?沈阳有点恼火了,因为出现在望远镜里的俄军根本不可能只有一个团,至少有两个团,甚至好要多。

    沈阳这边在恼火,饿军这边更恼火,俄军第二十五师师长洋可落夫几乎哟啊被自己的部下气疯了,中国军队发起的进攻很突然这不假,可一个团防御一个高地,却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就被中国军队打了下来,这实在让他想不通,自己这边刚组织好增援部队,那边却报告阵地已经丢了,一个整团居然伤亡三分之一,这简直没办法理解,中国人的炮火有这么猛烈吗?就算是炮火猛烈,阵地上那些工事是干什么用的。

    洋可落夫把防守高地的团长抓来一问,才知道中国人实在太狡猾了,炮火延伸后居然还来二次炮火覆盖,把刚上阵地的一个营炸了个半死,逼着团长提前把预备队给用上了。这还不算,中国军队全部都配备了一种火力很猛的近战武器,仰攻也能压制住自己部队的火力。这个情况不得不叫洋可落夫慎重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358高地绝对不能丢,一定要拿回来,不然这伊而库滋克的大门就被敲开了,洋可落夫还是决定要进行几次反击,一定要把阵地夺回来。

    应该说沈阳是幸运的,这358高地上虽然只有一个团在布防,但高地不远处却还有两个团在驻扎,这358高地根本就是俄军第二十师的前沿阵地,要不是洋可落夫心急,立刻就发动了反击,而不是等沈阳指挥部队继续进攻,那么沈阳这个团将遭到更大的损失。其实要不是358高地上地方太小,只能勉强放下一个团,沈阳才没那么轻易得手。还有就是中国军队的炮火实在猛烈,密集的炮火打了俄军第二十五师一个措手不及,加之俄军对中国军队的突然进攻准备不足,慌乱间没有及时组织部队增援,这也间接的成全了沈阳这个功劳。

    比起沈阳来,410高地那的中国军队都要晕到了,一个小小的高地整整打了两个小时还没有拿下来,这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