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宋风第1部分阅读
    //

    书籍介绍:

    又一个穿越历史时空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谢《明》、《新宋》,正是读了这两本小说才让我提笔写网络小说的。

    ………………章节内容开始…………………

    作品相关一些说明

    更新时间:2006…8…144:22:00本章字数:2030

    在一个很偶然的场合下,我读了一本盗版《明》,这部小说彻底感动了我,也使我改变了对网络小说的看法,后来才在互联网上看到了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心动之余便有了《宋风》。

    一开始我也认为写这样历史题材的小说相对难度会比较低一些,但初稿等我写到五万字的时候就不是那个味道了,写不下去了,没有办法就推倒重来,大家看到的就是我的第二稿。

    我手里肯定会留有一点儿存货以压箱底的,大约是两三万字的样子,这也是为了今后写作的时候可以留有一些修改的余地。不过就一天五千字的更新速度来说,这也不算是慢的了。我是作者的同时也是个读者,我很清楚读者的心理,所以才采用了这种以五千字一章的发布方式,一方面我认为一章两三千字的小章节对于情节的展开有很大的限制;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在当读者的时候总是希望作者能够发多点,这样读起来也痛快点,所以才采用了五千字的章节布局,如果不是小弟码字的才能有限,我倒是很喜欢采用万字章节的规模,不过那样就要改成两天一章的更新速度了。

    关于选择切入的时机,我想这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最重要的部分了,这个时机直接决定了小说的主角是走上帝王之路还是做武安国那样的历史影响者。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打算让主角成为一带帝王,况且正如我在小说中写得那样:北宋几乎是没有造反者的空间的。所以我让王静辉走上历史影响者的道路。

    主角切入的时间选在了英宗刚刚继位的时代,这也是我考虑了很长时间的。我曾经仔细的阅读过《新宋》,阿越老大也就成为继酒徒之后我的第二个偶像。我对于熙宁变法是北宋的一个转折点同样好不怀疑,但我认为朝堂之上的政治环境在变法过程中迅速的恶化,以至于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已经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更不要说在这场变法当中有多少兄弟父子因为这场变法而分道扬镳。变法进行的初期王安石就利用了社会对他的期望和英宗急于求成的心理迅速完成了“一言堂”的建设,以后随着变法深入而引起的各种争论使得新旧两派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当作儿戏,全力投入到权利的争夺之中了。后来又发生了“乌台诗案”这样恶劣的时间,这就埋下了旧党日后对新党疯狂报复的引子。应该说,放在历史的长河里看,苏轼还是幸运的,如果他早生几年落在五代的武夫手里,或者晚生几年落在蒙古人的马蹄下,可以肯定地说,他就没有机会发明东坡肉了。只是,有着历代最宽松的政治文化的宋朝,自乌台诗案之后,改革越来越变了味道,改与不改,只是两派或者多派势力的权力角逐,直到蒙古人把最后一个小皇帝追得跳了海。

    北宋上层建筑的恶化直接导致了这个可爱的朝代的迅速衰落,如果没有熙宁变法的话,我认为北宋挺到金朝灭亡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当然这也只是我一点儿粗略的看法。根据这个原则,我在第一稿的四万字的时候就把王安石给毙了,可想而知这样的作品注定是失败的。无论《宋风》怎么写,我只想给大家带来一个与其他作者笔下不同的宋朝。

    在《宋风》中有许多地方是与真实历史有出入的,如英宗赵顼的年龄我的设定要比历史上大上四岁左右,这也是为了使故事情节更容易展开的做法。相比之下我十分佩服阿越老大极为深厚的历史功底,这一点就是我拍上两匹马也做不到。

    我读宋史的时候是在十五六岁的时候,那个时候读书不求甚解,到好来我又是工科学生,所以请大家原谅容忍我历史功底浅薄的缺点。我现在写《宋风》所参考的书籍是《宋史》、《宋史演义》、《汴京风骚》等书,我只能说是尽力做到合理的写作,因为我现在对架空历史题材的小说都有些敬畏了:蝴蝶效应使得作者几乎就要根据历史人物的性格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我在《宋风》的写作过程中也是战战兢兢,以前看书拍砖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轮到自己要承受读者的质疑,这种角色转换有点让我诚惶诚恐……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支持《宋风》,我不想采用两三千字的小章节来提高点击,所以只有摆脱各位书友今后多多支持了!

    作品相关一些说明(二)

    更新时间:2006…8…144:22:00本章字数:1614

    一些说明(二)

    随着本书的深入,我所要查阅的资料也呈指数增长,这还不算,最糟糕的是我发现手头的资料在一些问题上互相矛盾:驸马王诜、赵顼和蜀国公主。

    一些资料上说驸马王诜出生于1048年,这和赵顼是同年出生的,在小说中为了情节的发展,我把神宗赵顼的年龄提高了三岁,这就是说赵顼与王静辉相识的时候是19岁。

    最麻烦的是蜀国公主,她的年龄按照《宋史》来推算的话是在1053年出生,死于元丰三年,也就是1083年,她的寿命是30岁。但很多资料说她是神宗赵顼的姐姐,这让我陷入了迷茫。而且她的丈夫,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说驸马王诜和她的年龄要相差十岁以上,碰巧有份资料说王诜出生于1037年,这样话所有的资料都能够对上了。

    所以我要说明一点的是:本书中王诜出生年定在1037年,神宗赵顼出生年定在1045年,蜀国公主出生年定在1047年。

    在这里我要向《宋风》的读者道歉,因为本人毕竟是理科出身,虽然小时候虚荣心比较强在初中的时候就不自量力的去啃《宋史》,但对历史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在写这本书之前也做了功课,但比阿越偶像确实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请读者们不要对此纠缠过多,就算是保护我那可怜的自尊吧,多谢!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认为架空历史类的小说很难写,但写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妄自尊大,我想写出一个与阿越偶像不同的宋朝,实际上有些读者已经指出本书的情节和《新宋》、《明》很相似,在这里我无法否认,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类似,更何况读者?!但我还要写下去,因为到目前为止,本书刚刚才有了一个开端,就这么放弃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写宋朝历史架空尤其是仁宗到神宗这段历史,由于宋朝执政者的抑武扬文的政策,很难写出什么大场面的战争,《明》的那份惹人泪下的悲壮是不可能出现在宋朝的。阿越偶像笔下的石越石子明学士在出场后凭借着《论语正义》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这也是本书中王静辉拍马也赶不上的。不得不承认阿越偶像说的话:如果是历史系出身的人真的回到了宋朝,那按照《新宋》情节的办法绝对会让此人平步青云,我想仅凭这一条,《新宋》就在架空历史类的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这是别的小说所做不到的。

    本来我也想让王静辉走上石越的道路,但思前想后还是把这个想法扔到了纸篓里,我想读者对这样重复的桥段也会感到厌烦。正如有些作者所猜想的那样,我更愿意让王静辉充当江哲的参谋角色,但历史是无常的,所以架空历史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也是多变的,我尽量给大家写出一个不一样的王静辉。

    顺便说一下,我对蜀国公主的命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安排,但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选择好,为了构思以后的情节,我的写作进度可能要慢上一些了,当然更新速度要动用储备,这点大家不用担心。

    作品相关一些说明(三)

    更新时间:2006…8…144:22:00本章字数:2818

    一些说明(三)

    前一段时间忙着看球赛,连常规更新都无法保证,这小说中出现的问题我就更没办法保证了,在此我向各位书友道歉。我今天有点时间,仔细看过书友的留言后,非常感谢各位书友对《宋风》的关注,现在就几个书友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做一些说明。

    第一,各位书友对《宋风》最大的意见便是人称问题了,我在此向大家表示非常诚意的道歉,因为我的疏忽给各位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当初《宋风》原稿是按照第一人称写的,这也是玄幻小说中最常用的方法,不过当时我受到《新宋》、《明》的影响很深,也觉得用第一人称写作感到很不方便,这也限制了本书故事情节的展开,所以就半路采用了第三人称写作。虽然我先期对小说内容中涉及人称的方面做过修改,但很遗憾我并没有做到一个写手应有的工作态度,以至于错误频出让读者有些不能忍受。光是抱歉是没有用的,昨天晚上我已经对小说中的人称问题做了比较细致的修改,当然可能还会有点漏,但应该不会干扰读者阅读了。这对我这个新手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教训,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会更加注意小说的细节问题,给大家奉献上更流畅的作品。

    第二,《宋风》中出现的货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读者手中有很多资料是证明白银不是流通货币,而我资料现实宋朝时货币排名顺序是制钱、交钞、白银、黄金,其中交钞和白银的使用频率是差不多的,由于交钞使用周期和真伪方面的缺憾,相比之下白银的优势要比交钞大的多。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可见白银已经开始走上货币的舞台,以前我曾经以《水浒》为依据来说明白银的地位,但有些读者认为《水浒》是明朝人写的,所以其可靠性很难说,我虽然不认同这一点,但为了读者口味,我会在后续章节的内容上我尽量回避白银,更多的使用制钱单位。不过出现银两最多的章节便是拍卖玻璃杯那部分,如果是使用制钱单位,读者可以想象一两白银=一贯=1000枚制钱,而玻璃杯的成交价在十万两银子,如果折合成制钱的话,那将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量、重量和体积,所以我坚持了前部分章节没有做出修改,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当然各位读者也会提出交易中也可以使用交钞来替代制钱,但很遗憾,我看过交钞的照片,有资料显示宋朝发行交钞的单位面值都不大,五十文和一百文的是面值最大使用最多的交钞,十万两银子如果使用交钞来表达的话,那也是用木箱来装,保存既不方便还有到期兑换的麻烦,这太夸张了。再加上交钞是有使用年限的,生存周期或是两三年不等,然后持交钞到官府去兑换新的交钞或是制钱。在这一点上,交钞和今天的纸币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今天使用的纸币只要国家的货币没有更新换代或是纸币本身没有破损,就可以继续使用,而交钞使用周期是固定的,到时间后必须兑换,否则过期作废。好了,关于货币的问题我就说这么多了,今后的章节中不会出现白银单位了,将会采用《宋史》和《续资治通鉴》所使用的制钱货币单位:贯或文。

    第三,关于主人公王静辉穿越时空来到宋朝的装备。可能是因为玄幻小说中yy成分是必须的,人家连整个的航空母舰编队、核潜艇或是干脆搬了个军事基地回去,所以读者对此没有过多的批评,但我还是要在这里向大家说声对不起,主角的装备还是有点过火了。我非常喜欢《明》和《新宋》,在主角装备问题上,《新宋》是做的最好的,石老大除了件羽绒服什么都没有带还能发展成这样,实在是合理,这使我这个“后辈”感到十分汗颜。不过我会对此有个交代:医疗箱中的西药会因为时间问题失效,中间的药品如青霉素等不会出现在治平四年以后的故事;而手枪问题我感到十分有必要,这将是第四个问题我会说明,不过这把手枪的参数和子弹的数量实在是错的有些离谱,不过这也是必须的。

    第四,关于本书是不是会涉及武林门派的问题。这个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不会出现什么魔教、少林之类。我之所以安排主角的身体具有攻击性的原因,是因为在北宋政坛历史上,也会有刺杀之类的危险情况——历代都不缺乏这样的历史,呵呵。这也是后面故事情节的需要,所以需要读者慢慢等待。

    第五,关于《宋风》老板娘的问题。这可能是读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了,呵呵。可以肯定的说蜀国公主肯定是内定第一夫人了,原本在第一稿的时候,我把她设计成为一个悲剧人物的,但读者的要求和《宋史》对她的评价,让我改变了主意。至于王静辉娶多少个老婆的问题,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王静辉不是种马,最多两个。宋朝的社会风气使得王静辉肯定会接触到一个蜀国公主外的红颜,但《新宋》的教训让我放弃了让王静辉这个无赖一夫一妻的想法,我本人对石越的红颜遭遇感到不平,太惨了,严正向阿越偶像抗议!《宋史》中蜀国公主是个很大度的妻子,对驸马王诜很宽容,在纳妾的问题上不会有什么障碍。

    第六,拍卖玻璃杯价格过高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书友反映比较多的,不过那一章的题目取名《竞拍》,十万两一只玻璃杯的价格是高的离谱,当初王静辉让李管事做估价的时候,李管事也不过定了个两千两的价格,能炒到十万两,这完全是辽国商人萧远封的个人赌气行为,况且他虽然富有,但他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银子,而是用五万两白银加八颗明珠才买下的。如果按照yy的写法,这与那些在股市中转一圈就身价千万的主角相比,还算是个中等yy吧,所以请各位书友不必计较了。

    好了,就先说这么多,德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对决实在让人期待,我很讨厌意大利的“钢筋混凝土”的称号,但也曾为意大利能够出巴乔那样伟大的球员而感到激动,希望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能够踢得更加疯狂一些,让我过过瘾,但我不需要红黄牌满天飞的过瘾。祝愿和我同样喜欢足球的书友,不管是德国还是意大利的fans都有个美好的夜晚。

    作品相关一些说明(四)和本书的上架公告

    更新时间:2006…8…144:22:00本章字数:3398

    一些说明(四)和本书上架公告

    戒念在这里非常感谢那些关心《宋风》成长的书友,你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对于我很有帮助。

    有书友留言说我对王安石有妖魔化的倾向,我对此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好好聊聊,简单的说明一下王安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识王安石也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才开始的,他那时在我心中绝对是个正面的形象,熙宁变法之所以失败也是由于他作为一个光辉的改革者在变法中触动了以两宫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遭到围攻而导致失败的。这是初中历史课本上的看法,当时我也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一分子,不可能对此产生怀疑。如果说王安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有所动摇的时候,那是在初中快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读了《宋史》,当时我以我的阅历还是不能判断这么一个改革者有什么错误,但我当时却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王安石发动的那场熙宁变法中的追随者几乎全部被列在佞臣卷当中,很少有幸免的。这是我对王安石第一次思考,也是第一次动摇。

    后来我上了中专,接触的视野更广阔了,材料也丰富了许多,我知道了大宋三杰:司马光、王安石和苏轼之间的故事,和他们分别代表的政治观点。说白了我更倾向于苏轼的政治观点,他是寒暑派的领军人物,也是苏偶像诗词在我心中影响的一部分。我接触到了更多有意思的资料,使我对宋朝那段最为波折的历史稍微有了些了解。

    再后来我毕业工作直到现在,这中间的五六年中我成为了一个比较温和的愤青,坚定的排日派,从网上接触到了更多的历史,不同角色人眼中的历史,这让我眼界大开,对我的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很大。

    这样的经历是非常松散的关注王安石的那段历史,中间也从没有刻意的认识这个时代。集中关注熙宁时代是在读到《异时空大富翁》那本书,后来有读了不少其他的架空历史小说,不过其中对王安石的描述并不是很公正,后来我决定写《宋风》的时候对这一历史阶段的史料进行收集分析后,形成了我现在对王安石的看法。

    首先对于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不用有任何怀疑,人家“唐宋八大家”的名头绝对不是盖的,这中间没有任何水分,我想这个不用讨论。

    其次,对于王安石的财政手段也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他居然懂得用信贷的方式来刺激经济成长,这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首相当中是非常难得的,就像今天的美国格林斯潘老头儿的“强势美元”政策提出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让我想起一位书友留言说就是格林斯潘到宋朝也没有什么办法,我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最后就是王安石的牺牲精神。可能这是很多书友不能理解我的地方,这正式我最近想得最多的事情。君不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倡导变法的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好下场吗?这正式我最佩服他的地方,宋朝当时虽然产生很深的社会矛盾,但表面上还是繁花锦簇,这个时候跳出来倡导变法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熟读历史的王安石当然很清楚历朝历代的变法者从来就没有好下场,如果不成功那政治前途肯定完蛋,如果侥幸成功了,说不定在若干年后还要被一些激进分子给从坟墓中拉出来鞭尸,但他依然挑起了变法大旗,这种勇气就是司马光或是苏轼也不敢想的!

    这里所说的都是王安石的优点,但很可惜,他的缺点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他作为一个大文豪,他当之无愧的会流芳百世,但他那臭脾气就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失败。保守派的施加给他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当时会有以辞相来威胁神宗皇帝的愚蠢举动了;也不难理解他明知手下的缺点,但还是要拼死维护以保证变法的推行。

    王安石不适合做一个统帅全国变革的领袖,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缺少领袖的重要素质——海纳百川的包容,在这一点上不能不说他要比一千年后的同行要差的很多,当然中国现代改革也是尤其固有的政治气氛和土壤的,两者也没有办法相比,我说的是领导变革的领袖之间的对比。

    我对王安石最不能理解的便是他屡召不起,这是我最迷惑的地方。如果王安石能够知道他在神宗时代出任首相的话,那这种政治远见就实在是让人敬畏了,不过他不可能预制历史的发展,所以他的屡召不起就成了最大的疑点。

    王安石身上有太多令人迷惑的地方,直到今天我们才能从那一鳞半爪的历史记录中来揣测他当时的心情,各种对他有利或者不利的评论在今天也没有个定论。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从汉代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有预谋的篡改,其实我们老祖宗写出来的历史也并非靠得住,以胜利者的姿态来书写他们和失败者之间的历史,这中间有太多的东西都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我的种种观点也是基于这些并不是很可靠的历史,直到现在在吕惠卿的家乡,吕惠卿仍是作为一个光辉的改革者的形象存在,这中间这么大的差别又有谁能够说的清楚?!

    我之所以写《宋风》也无非想演义一个与众不同的宋朝,那个可爱的宋朝,那个悲剧的宋朝,如此而已,让大家见笑了。

    下面要说的便是《宋风》上架了,这件事很突然,我也觉得很突然,不过是朋友的一句建议便促成了这件事。这也让我惶恐不已:我还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篇的东西,看着点击数和推荐数的不断上升,还有热情关注《宋风》的读者的留言,我心中一个劲儿的嘀咕:如果写砸了可真是准备挨骂了。

    我加入vip最简单的出发点就是以此为压力写出高质量的文字,不断的向酒徒的《明》,阿越的《新宋》那样的水平靠近,如此而已,当然我需要物质基础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个人认为进入vip后的作者必须有一定的觉悟:虽然的合同中并没有强制作者在收费后就要一定完整的完成作品,但身为作者也必须有自己的良知。如果你没有入vip的话,没有完成作品而半道太监了,这样大家多少都可以理解,但如果是vip作者还这么做,那很难向一直期待和支持你的读者交代。说句非常难听的话:就是历史上的一些“某人”在拿完报酬后也会完成应该办的事。这话虽然难听,但却是实话。

    虽然加入vip这样的决定注定会伤一部分长期支持《宋风》的小白的心,但我向你们保证:你们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宋风》,一个不断求变的《宋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精制的《宋风》,《宋风》将会把读者带入一个令人向往的宋朝!

    朋友,我需要你们的支持,还请大家继续支持《宋风》还有我,谢谢!

    作品相关书友“风含雨”对《宋风》的一些书评

    更新时间:2006…8…144:22:00本章字数:4436

    书友“风含雨”对《宋风》的一些书评

    下面是风含雨书友对《宋风》今后故事情节发展所发的一些书评,戒念很受感动,在这里先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和鼓励,我一定会尽全力为大家奉献上全本的《宋风》并且尽力做到精致。下面每一个段落为一条书评,可能大家读起来有些不是很连贯,但我还是非常感谢支持《宋风》的书友:

    该死的分割线打不出来,手写分割,下面的文字为风兄的贴子****************

    运输粮食当然不如奢侈品赚钱,但前提是大家都不懂得战略资源的重要性,如果搞明白其中的关系,不是不可以的,而是完全可以。宋代已经可以制造五千料的神舟,常不多可以运260吨货物。从山东莱州出发,横渡黄海,用两天既可到达朝鲜半岛西南海岸的瓮津。从明州出发至朝鲜西岸礼成江碧澜亭。也只15即可到达。虽然朝鲜半岛不是产粮区,但用奢侈品肯定可以换来粮食,反正不是大宋人饿肚子。

    而从广州,泉州到交趾(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真腊(柬埔寨)、蒲甘(缅甸)这些都属于进程航线,大部分地区都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只不过这些地方不赚钱,但产粮啊,可以组织官方船队运输,甚至干脆组建海军运输,既可以锻炼还能储备战略资源。之所以宋代没有粮食贸易,因为确实不赚钱,本来南方就不缺粮食,再便宜也没有奢侈品利润大。航线已经开辟到横跨印度洋至东非,这些附近地区,唐代的时候就有了稳定航线,根本不必担心航线问题。

    当然有更好的办法,周围的小国都仰慕中原文化,可以许以名义上的好处,或扶植代理人,让对方主动运粮运物到大宋,连钱都不用花。这方面策略当初的英国,过去的日本,现在的美国都经常用。不要以为换粮食必然花钱,别忘了这世界上还有掠夺这条路,资本主义扩张哪有那么干净,何况国家性质的行为就更方便了。一手举着论语,一手拿着大棒才最聪明。大宋海军提供保护,给代理人封个什么官,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是国家就有矛盾,是人就谈心,根本不愁找不到代理。

    等价交换,商人可以这么做,国家这么做就傻了。你看美国什么时候和人等价交换过。那时候宋朝地位绝不比现在美国差。政策定好了不富强才奇怪了。可以说回旋的余地非常之大,这世界上赚钱的办法不是只有一种公平交换,还可以抢啊。当然这里的抢不是单纯的强,运用手段让人家主动送钱才高明,最后对方史书上还写着“共荣”!

    宋代造创技术也很高超,竹帆比西方布帆吊起放下容易的多,每件事都可以在甲板上通过辘轳和绳索去做。进一步说,竹杆可以多用或少用;在强风中,一艘船可以只用两根竹杆的面积迎风,但在微风时,整个帆都张开迎风。这大大加强了对船只的控制。竹筋的帆的另一个优势是:即使一半的帆有孔洞,船只仍然能航行。一个西方的布帆有这么多孔是绝不能航行的。

    而且这些竹筋使中国帆绷紧,这在空气动力上更有效率。在风中鼓胀的帆引起不必要的涡流,从而减低船只速度。另外南宋大的海船可载重几万石,深阔各几十丈,比北宋的船要大好几倍。水密仓结构也早就实现。可利用侧风行驶。而主角要发明的是六分仪,经线仪和黄金圆规,以及海图的标准画法,这几个原理都不难。

    粮食部分依靠其他国家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周围国家都太弱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